壹、訂婚前的準備
(一)一般習俗篇
訂婚又稱為「文定之喜」,於現在的法律上,是不具效力的,但訂婚的意義甚大,不僅是結婚的前奏,亦可讓雙方的家人,能有個初步的認識。
一般的習俗:男女雙方透過媒人,以「相親」的方式,彼此見過面,如雙方都覺得滿意,男方再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。
雙方見面後,彼此交換生辰八字,然後分別把對方的生辰八字放在自己家中正廳神案的香爐下三天,並燒香拜拜。如這三天之中,家中有遭偷竊,發生口角或器物損毀等事,視為不祥之兆。如在這三天之中,家裡平安即為好兆頭,被神明保佑。可以進行婚事。
另外亦有些人會先把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合婚,即交給算命人士看看八字是否配合。
提示:雙方交換生辰八字的寫法如下
男{姓名}乾造{年份}年{農曆}月{農曆}日{時辰}時建生。
女{姓名}坤造{年份}年{農曆}月{農曆}日{時辰}時瑞生。
若至此一切進行順利,由媒人陪同男方父母親戚數人前往女方家正式提親,商議聘禮,喜餅,酒席等細節事宜,並訂下吉日下聘。
現代的婚姻,通常都已是自由戀愛,所以可以簡化一點,可參考現代篇看看~
(二)現代篇
現代篇:現代的人,大部份都是自由戀愛的婚姻,所以,男女雙方可先向自己的父母告知,你們有結婚的打算,如初步得同意後,應先找一位家族裡德高望重的長輩當媒人,再由媒人陪同男方父母親戚數人前往女方家正式提親,商議聘禮,喜餅,酒席等細節事宜,並訂下吉日下聘。
一般來說,如訂婚的習俗雙方有差異,大多是以女方的習俗為主,到了結婚則以男方為主。
雖然現代的的人覺得訂婚既然沒有法律的效力,為什麼要多此一舉?但仔細想想,透過訂婚的儀式,不但可以讓兩個家族有初步的溝通認識,當以喜餅告知親朋好友,在眾目之下,互相套上婚戒的時候,更可表現出男女雙方決定廝守終生的誠意。
如果您還是覺得想要一場比較簡單的婚禮,建議可舉行「聯婚」的婚禮,詳細內容,可參考結婚篇之聯婚婚禮。
TIPS:訂婚跟結婚的距離時間,最好不要超過半年喔。
(三)訂婚計劃與安排
訂婚前50~60天
1. 提親:男方由媒人或母舅等長輩陪同下,到女方家提親,擇個好日子訂婚,並相量有關細節。
2. 婚前健康檢查:訂婚前準新人可到各戶政事務衛生所或醫院進行婚前健康檢查。
訂婚前40~50天
1. 挑選禮服:如你有打算拍婚紗照,可先找尋一家你滿意的攝影公司,而他們通常都會包括出借訂婚及結婚當天所穿的禮服,此時準新娘可預先選擇喜歡的禮服,以免到時被別的新娘子借去喔。
2. 預訂酒席:如有打算宴客的話,要先選好宴客地點並預訂酒席,尤其是結婚旺季。一般訂婚酒席以6~10桌最為普遍。
訂婚前30~40天
1. 草擬名單:先問好家中長輩,訂婚喜宴要請那些親朋好友,並先寫下來,以便計算人數。
2. 選購喜餅:一般餅店都會有試吃的喜餅,不妨多跑幾家試試看。選好後可先訂,最好於訂婚前一天送到家中或設宴地方,以便到時忙碌而出錯。
訂婚前20~30天
1. 印刷喜帖:通常一般的喜帖印刷時間約7天,數量約跟計算出來的人數多一成便可。印刷時間不要太遲,因為印好回來,還要寫及寄發喜帖。
2. 安排禮車及人員:先詢問及通知要幫忙的親朋好友,預備6輛禮車,到女方家的人員,負責女方訂婚儀式的人員,一位福壽雙全的婦人及迎接車隊的小孩或準新娘的兄弟。
3. 訂做禮服:準新郎可以去訂做一套新西服作為訂婚日所穿之禮服。
訂婚前10~20天
1. 寄發喜帖:可再於訂婚5~6日前致電給親友,確認出席與否。
2. 購買嫁妝:準新娘可陪同媽媽或長輩一起去購買嫁妝,不妨選擇一些比較可愛的,準新娘日後會用的最好,以免浪費。
3. 購買其他用品:男方應盡量配合女方,最好能跟丈母娘一起去選購,或可折現金讓女方自行選購喜歡的東西。
訂婚前5~7天
1. 試穿禮服:不論準新郎或準新娘,都應再試一次禮服,如果真的有肥瘦,亦補救得來。
訂婚前1~3天
1. 美髮化妝預訂。
2. 再點算一次禮品用品及金飾是否齊備。
3. 大小紅包預備。
4. 再確認一次酒席,喜餅等是否預備。
5. 再確認一次喜宴出席人數與設宴酒席桌數是否接近。
6. 再確認一次禮車及工作人員。
貳、雙方應備禮品
(一)雙方應備禮品簡介
雙方應備禮品,男方意謂「聘禮」,而女方意謂「回禮」。男方的聘禮,不但能代表報答女方家長辛苦撫養即將過門的新娘,而且亦代表了男家的面子。所以大多會盡量辦得風光體面。一般聘禮有簡單的六件禮或講究的十二件禮,另外還有聘金,酒席禮及媒人禮都要準備。而其中的聘金及酒席禮,最好在之前預先跟女方家長商量好。
於訂婚當天,「押箱先生」又稱「貢禮官」,專門負責男方聘禮的送禮行聘事宜。「押箱先生」並不是指一個人,而是一個送禮團隊,一般由男方父母家人組成,正所謂好事成雙,所以人數方面要湊成6,10或12人,而禮車亦要6或12輛。切忌4或8之數。
(二)男方應備禮品篇之簡單六件禮
簡單六件禮:
1. 大餅:即漢餅,在台南特別注重,大多以斤計算。數量越多體面越大。
2. 盒仔餅:即禮餅,大多以西餅為主。配搭一些小甜品。近年很多餅店都出了很多又漂亮又得體的盒裝禮餅。
3. 米香餅:以米爆成,大多做成圓形,俗語有云「吃米香嫁好尪」,意思吃了米香餅,就能覓得好老公喔。
4. 禮香、禮炮、禮燭:禮香用「無骨透腳青禮香」拜祖先用,禮炮用大鞭炮及大火炮,近年大多採用環保鞭炮。而禮燭即一對裝的龍鳳喜燭。
5. 米、糖仔路、福圓:糖仔路可用萬字糖,三角糖或砂糖。米和糖是給女方做湯圓用的,有團圓美滿的意思。而福圓就是「帶殼的龍眼乾」,但女方不能收,可偷兩顆給新娘吃,意思看住新郎的眼睛,讓他婚後不再看別的女孩子,另外亦取其圓滿,多子多孫的意思。
6. 聘金、金飾、布料:聘金應為雙數置於紅包袋內。一般可分為「大聘」及「小聘」,「大聘」通常用來表現男方的面子,「小聘」為一般行聘。女方通常收小聘退大聘。金飾則視乎男方的能力,一般會買一套的金飾「含項鍊,手鐲,耳環,戒子」,金飾首飾由婆婆保管打點,訂婚當天由婆婆幫新娘子全部戴上,算是給媳婦的一個見面禮。至於布料,現代的人一般是新娘子自己去挑選購買一身衣物及配件,如一套衣服、皮鞋、皮包等,費用由男方負責,或是以紅包代替也可,但新娘子別忘了,要買一、兩件紅色或粉紅色的衣物來增添喜慶喔。提議可以買一套套裝,喜宴完畢後可以更換離開輕鬆一下。
除了上列的六件禮外,另加以下的六件禮,便是講究的十二件禮:
7. 酒:可用米酒,是敬女家祖先用的,可表全年平安。另外亦要準備洋酒或啤酒,送給女方舅父兄弟。
8. 四色糖:即冬瓜糖、巧克力或糖果,冰糖及桔糖四種。代表情甜意蜜,永浴愛河。
9. 麵線:有「美滿姻緣一線牽」的意思。
10. 豬:全豬、半豬或豬腿。女方會將此分切,分贈前來參加婚禮的女方親友。
11. 醃雞、鴨母:代表婚姻美滿,一片祥和。
12. 其他:如罐頭、喜花、禮品等。
注意:不管是六件禮或是十二件禮,包起來的數目最好是六份或十二份,不要貪方便把東西包在一起喔!
另外還有媒人禮(要比女方多)及酒席禮。酒席禮可視乎女方預備了多少酒席給男方款待家屬,把酒席約需之金額放於紅包袋內給付便可。
還有別忘了預備金銅的戒子,預先用紅線繫好,待訂婚儀式時用。
(三)女方應備禮品篇
1. 甜茶:新娘獻茶給男方親友用。
2. 禮品:若干,可買一些禮盒裝的禮品或參茸海味。
3. 甜湯圓、點心:招待男方親友用。
4. 贈予新郎的六件或十二件禮:如手錶、領帶、領夾、袖釦、皮帶、襪子、帽子、對筆、皮革等等,作為還聘之用。
5. 媒人禮:若干。
6. 酒席:當天訂婚儀式完成後款待男方親友及賓客。
如女方是比較講究禮儀的話,還會準備以下物品:
1. 木煤:象徵越來越旺,感情彌堅。
2. 殼或麥:象徵衣食無憂。
3. 黑砂糖:給男方煮茶喝,嘴甜甜,不會為難新娘。
4. 緣錢或鉛線:緣線是用鉛製成的圓形薄片。象徵新娘子與婆家的每一份子結緣,相處愉快,家和萬事興。
5. 肚兜:兜中置放手帕及紅包,希望新郎事業順利,大展鴻圖,財源滾滾。
6. 蓮蕉花、芋葉、石榴花:代表多子多孫多福氣。有人會用蓮蕉花及可榴花各一對,亦有人用蓮蕉花和芋葉。
(四)提示
媒人禮要包多少?
媒人禮的多少,跟各地區的風俗有很大的關係,行情不一。一般於台南地區,會比較重視,若男女雙方是經媒人介紹相親而結合的話,媒人禮的紅包都會厚厚的,話說以前媒人禮的紅包是以男方給女方聘金的一成計。非常可觀!但近年來,收聘禮的風氣已收歛了,而新人大多都是自由戀愛而結合的,所以通常都是已訂婚期才找媒人,即「便媒人」,一般行情約從三千六百元起跳。再依男方的能力,媒人的地位,交情及在婚禮中角色扮演的輕重去調整衡量。
男方的聘禮哪些應該收,哪些應退回?
一般而言,福圓及醃雞是屬於男方的福份,應該退回。豬則收一半,分給女方親友。禮餅亦應回贈數盒給男方。禮香、禮燭、禮炮一份亦一併回給男方。
男方的聘禮如何送去女家?
可把預備好的六或十二件禮,放於檻上,俗稱「辦盤」。六件禮用六個辦盤,十二件禮用十二個辦盤。辦盤可向餅店租用。或可以紅木盒代替。
訂婚當天,新郎應預備多少紅包,誰要給?
新郎倌要給紅包予開車門的女方親友、準新娘未婚的弟妹、捧洗臉水的女方親友、引導準新娘奉茶的福綠雙全婦人、給舅舅點燭祭祖之禮及替準新娘化妝的人。男方在場的親友亦要預備紅包給奉茶的新娘子。另外可別忘了帶給媒人婆的媒人禮紅包及酒席禮紅包,即「壓桌」。紅包可預備600元、1200元及2000元的。
參、訂婚禮俗儀式
(一)準新郎出發篇
1. 男方家祭:準新郎出發前往女家之前,應先在家中拜祭祖先,以納彩用的大餅或盒仔餅放於祖先前面,上香告訴祖先,將前往某處地址的女家下聘,並請保佑這段姻緣幸福美滿。
2. 車隊出發:拜過列祖列宗後,貢禮官即「押箱先生」,把所有聘禮點算清楚搬上禮車,新郎跟媒人側同坐一車,共六或十二輛禮車,一行6、10或12人,出發前往女家。(貢禮官此時記得提醒準新郎帶預備好的紅包、聘金、媒人禮、壓桌禮及戒子等。
3. 燃放排炮:男方應預備排炮,於過橋時或遇上其他迎娶車隊是燃放。到達女方家約100公尺前,亦要燃放排炮通知,女方家亦要燃炮回應。
4. 到達女家:納聘車隊到達女方家時,媒人先下車,然後新娘的其中一位兄弟替新郎開門。並端上洗瞼水讓新郎洗手、擦手。新郎回紅包以表答謝。
5. 進入女家:一進入女家,媒人應介紹雙方家長親友認識,見介紹男方再介紹女方,最後才介紹準新郎。此時媒人亦會說一些吉祥話,增添氣氛。
6. 女方受聘:此時貢禮官們應問女方聘禮應放那裡,並列一清單,交給準新娘的父兄。此時女方家應回紅包給貢禮官。
(二)訂婚儀式篇
1. 預備行禮:女方受聘後,由一位福壽雙全的長輩,在列祖列宗神位前點燭、燃香、獻餅獻禮。(即男方送來的餅與禮)。男方親友依長幼順序入座,準新郎居未,然後福壽雙全長輩,女方主婚人默禱祝女兒婚姻幸福美滿,準女婿賢能。
2. 儀式開始:由媒人當司儀,準新娘由媒人或家族中較有福份的女性長輩陪同下捧著甜茶,向男方的親友敬茶。而媒人在旁介紹。甜茶喝完,準新娘雙手端著茶盤收茶杯,男方親友應回贈紅包並連同茶杯一同放於茶盤上。
3. 戴戒子:此時媒人牽著準新娘,坐於放在大廳中的椅子上,腳放在小凳子上,面朝外而坐,如是招贅,則面朝內而坐。
4. 準新娘坐好後,由準新郎把預備好繫有紅線的金銅戒子套在準新娘的右手中指上,準新郎則套在左手中指上。(一般在戴戒子時,都會故意把中指微曲,讓對方不能把戒子直接套牢,以免婚後被吃定。)
5. 大功告成:新人應向雙方家屬長輩改口稱呼,並再度祭祖,告知婚事完成。儀式進行至此,可謂大功告成。女方應燃放鞭炮,雙方親友互相道賀,結為親家,互相祝福之餘,親友們可共嚐喜餅。
(三)訂婚喜宴篇
1. 開心吃一餐:當訂婚儀式完畢後,女方應在家中或餐廳設宴款待男方親友,媒人及其他賓客。婚宴中,準新郎及準新娘坐於首席,雙方的家屬親友則依輩份地位及年齡入席,酒席進行一半時,準新郎及新娘應至每一桌向親友敬酒。
2. 女方回禮:宴會完畢後,準新郎給付預備好之「壓桌禮」紅包。並應盡快離開。女方則在男方離開之前,回贈已預備好的禮品給予男方,如新郎的衣料,皮鞋等。同時亦應回贈幾盒禮餅,禮香,禮燭,禮炮一份。
3. 最後,男方回家後要行告祖禮,告知已完成行聘納采之禮,把女方回敬的喜餅給親友分享。
※資料轉載自:花嫁精靈訂婚篇。